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专业 -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2021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

460113

人:

2021年7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 2

二、入学要求 ...................................................................................................................................... 2

三、修业年限 ...................................................................................................................................... 2

四、 职业面向 ..................................................................................................................................... 2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 3

(一)培养目标 .............................................................................................................................3

(二)培养规格 .............................................................................................................................3

六、课程设置及课程描述 ............................................................................................................................... 5

(一)课程设置 .............................................................................................................................5

(二) 课程描述 ............................................................................................................................6

七、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 33

(一)教学进程表 ............................................................................................................................. 33

(二) 学时与学分分配 ......................................................................................................................... 37

八、实施保障 ...................................................................................................................................37

(一)师资队伍 ...........................................................................................................................37

(二) 教学设施 .........................................................................................................................39

(三)教学资源 ...........................................................................................................................40

(四)教学方法 ...........................................................................................................................44

(五)教学评价 ...........................................................................................................................45

(六)质量管理 ...........................................................................................................................45

九、毕业要求 ...................................................................................................................................49

十、附 .....................................................................................................................................51


2021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2、专业代码 : 460113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面向表

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装备制造 大类

46

机械设计 制造类

4601

通用设备 制造业

34

专用设备 制造业

35

技术人员

2 -02 -

07);

人员

6 - 18 -

04

模具设计员 ;

模具成形(型)工艺 员;

数控编程员;

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

员;

绘图员;

模具制造工; 模具生产管理员;

1. 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2. 计职业技能等级

(中

3. 析及工艺调试等

级证书 (中

2


2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序号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颁证机关

等级

1

绘图员

机械工程制图职业 技能等级证书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中级

2

模型设计

增材制造模型设计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中级

3

模流分析

注塑模具模流分析

及工艺调试等级证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中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 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掌握模具设 计、产品开发、数控加工设备操作等专业技术技能, 面向机械工 程技术及工装工具制造领域, 能胜任模具设计、模具成形(型) 工艺、数控编程、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技术、绘图、模具制造、 模具生产管理等工种工作,毕业1~2年,能够从事模具制造、模 具维修相关工作; 毕业 3~5 年,能够从事产品正向及逆向设 计、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使用与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

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素质

3


(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

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

动,履行道德准 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

新思维。

(4)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

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 知识

(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

知识。

(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 掌握专业技术工作所必需的模具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 与

技术测量等基础知识。

(4) 掌握常用产品材料和模具材料的性能及选用的基本知识。

(5) 熟悉电工电子技术、设备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

(6) 掌握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品成形(型)工艺、模具设计(冷冲模

具、塑料模具)、模具零件加工、模具专业软件应用的专业知识。

4


(7) 熟悉3D扫描、3D打印、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

域的应用。

(8) 熟悉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3 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4)具备机械制图、识读和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5)具备依据产品要求对产品及其模具选择材料的能力。

(6)具备产品工艺性分析与成形(型)工艺编制的能力。

(7)具备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和普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 电切削

加工的能力。

(8)具备模具装配、调试、维护能力。

(9)具备冲压与塑料成型(型)设备使用能力。

(10)具备依据模具生产工艺编制模具生产计划并进行协调与管理的基

本能力。

(11)具备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5


3 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门)

学分

小计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

1

公共基础

必修课程

13

32

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与法治、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

大学体育、大学数学(理工类)、大学生安全教育

2

公共基础 限选课程

3

6

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大学英语

3

公共基础 任选课程

6选3

6

普通话、演讲与口才、 国家安全概论、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中 国共产党史、中国近代史纲要

4

专业基础 课程

6

27

机械制图、 UG设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

量、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

5

专业核心 课程

7

32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零件数控加

工、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Auto CAD应用、 UG制

造加工

6

专业拓展

选修课程

8选4

8

现代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电火花加工、逆向工程及3D打印、模

质量管理与控制、冷冲模课程设计、成型机械、钳工基础、模具

智能制造

7

集中实践

课程

8

45

钳工实训、机加工实训、数控操作实训、线切割实训、模具拆

装实训、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二)课程描述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限选课

程、公共基础任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 展选修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共计44门课程, 共计2918学时, 156学 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1、公共基础课程

6


表4 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军事 理论

素质目标:

1. 增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达到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的思想意识。 2.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的 志向。

知识目标:

1.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 的军事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本课程的知识分析军事 形势。

主要内容:

1. 国防概述

2. 国防法制

3. 国防建设

4. 国防动员

5. 军事思想概述

6. 毛泽东军事思想

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 思想

8.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9.国际战略格局

10.我国安全环境

11.高技术概述

12. 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

13.高技术与新军事变

14.信息化战争概述

15.信息化战争特点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训练场地、 军械器材设备。

2. 教学方法:教官现场示 范教学, 学生自我训练。

3.师资要求:军事教育专 业,转业退伍军人,有较 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 性考核 60%。

2

军事 技能

素质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 情。

2. 发扬革命精神 ,培养集体主义精 神。

3. 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 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

知识目标:

1. 军姿 、军纪及必备军事技术训 练。

2.熟悉并掌握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 要领、标准。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 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提高生 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 的能力。

3. 具备一定的个人军事基础能力及 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主要内容:

1. 内务整理

2. 军姿、军人徒手队列动

3. 喊口号、拉歌、拉练、 分列式会操演练等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寝室、训练 场地、军械器材设备。

2.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 相结合,逐个动作教练, 还可以采取竞赛、会操、 阅兵的方法,注重教养与 学用一致, 强调在日常生 活、训练中养成优良的作 风。

3. 师资要求: 军事教育专 业, 转业退伍军人,有较 丰富的教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60%+终结 性考核40%。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7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3

劳动 教育 与社 会实

1.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 贵、创造伟大的正确劳动观。

2.形成尊重劳模工匠、争当劳模工匠 的良好风尚。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 识,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了解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劳动安全 知识。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形成乐于劳动、善于劳动、 注重安全、遵纪守规 的良好劳动 惯。

2.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 力。

1. 劳动精神

2. 劳模精神

3. 工匠精神

4. 劳动组织

5. 劳动安全

6. 劳动法规

(含专题教育)

7.内劳动教育实践、实习实 训、校外公益活动等社会 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劳动 教育实践教学环节。

1.条件要求:理论授课使 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试听 媒体, 将抽象的教学内 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 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 范清晰可见 。实践教学 以集体劳动实践为主。

2.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灵 活运用集中讲授、专题讲 、心得分享等授课方 法,点燃学生对工匠精神 的向往,增强学生劳动知 识与能力的培养。实践教 学是通过对学生持续开展 日常生活劳动、定期开展 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 参与真实的 生产劳动和 服务性劳动等方式进行。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 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较为深 厚的劳动素养理论知识, 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 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60%+终结 性考核40%。

4

思想

道德

与法

素质目标:

1.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 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成为合 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知识目标:

1. 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掌握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的基本理 论。

2. 理解和掌握法律基本理论知识。

能力目标:

1. 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理 想信念。

2. 能践行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3. 能以道德规范自身行为。

4. 能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

1. 人生的青春之问

2. 坚定理想信念

3. 弘扬中国精神

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5.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6.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 媒体教学, 利用视听媒 体,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 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 晰可见。

2. 教学方法 :釆用课堂讲 实践教学 网络教 学、自主学习等方式开展 教学。

3. 资要求 :担任本课程 的主讲教师应具有研究生 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 称, 政治素质过硬、业务 能力精湛。

4. 考核要求:考试。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系, 过程性考核30%+

8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结性考核70%

5

毛泽 东思 想和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理论 体系 概论

素质目标:

1. 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 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 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 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执行的主动 性和自觉性。

知识目标:

1.帮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理论成果以及各大理论成 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 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能力目标:

1. 帮助大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 本原理, 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的基本原 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认识 和分析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 然性。

2. 认识和分析当今中国的实际、时 代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 力。

主要内容:

1.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 2.新索

主理



革果命理论



.       .









造理论

6.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7. 科学发展观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

9.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总任务

10. “ 五位一体” 总体布

11. 四个全面” 战略布

12.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 现代化

1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4.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除使用传统 PPT )外 ,还 充分运 用信 息技术与手段优化教学过 程与教学管理。

2.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问题探究 法、头脑风暴法、翻转课 堂法。

3. 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 的主讲教师应具有研究生 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 称, 政治素质过硬、业务 能力精湛。

4. 考核要求:考试。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30%+终结 性考核70%。

9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6

形势 政策

素质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 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承担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

知识目标:

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能够了解国内外时事发展, 确领悟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全 面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能力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日常 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中,能结合党 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时指导和 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规划。

主要内容:

1. 党的建设

2. 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 3. 港澳台工作

4. 国际形势与外交方略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 媒体教学, 利用视听媒 体,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 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 晰可见。

2. 教学方法:釆用专题式 教学,运用讲授法、研讨 法、案例教学等, 探索慕 课教学及线上课程资源库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 运用。

3. 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 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 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 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 精湛。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 性考核60%。

7

大学

生心

理健

康教

素质目标:

1. 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 意识。

2. 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

,能够对 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 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 认识自己、接纳自 己,在遇到心理 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 状态。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 基本概念。

2.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3. 了解高职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 及异常表现。

4. 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自我探索、心理调适及心理 发展,如学 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 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 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 际交往 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主要内容:

1. 高职生心理健康绪论 2. 学会适应,做好规划 3. 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4. 了解人格,优化个性 5. 自主学习,学会创新

6. 调节情绪,塑造积极心

7. 直面压力,增强抗挫能

8. 学会沟通,增强人际

9. 认识爱,学会爱的艺术 10. 追寻生命意义, 正确 面对危机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对分课堂 使用多媒体教学, 团体辅 导需要团体辅导室进行教 学。

2.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法;

(2) 心理测评法;

(3) 小组讨论法;

(4) 任务驱动法;

(5) 角色扮演法。

3. 师资要求: 心理学专业 或教育学专业,有较强的 教学能力, 掌握一定的信 息技术。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 性考核60%。

10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8

计算 机应 用基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

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 职业道德。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基本能力。

3.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

利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4. 能够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其它专

业及课程的学习服务,能够获得学习 新的软件、使用新的软件的能力。

知识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 熟练掌握操作系统操作方法。

3. 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4. 基本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5. 基本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 6.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熟练掌握 internet 的应用。

能力目标:

1. 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 习习惯。

2. 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能 力。

主要内容:

1.计算机组成、常见故障

及故障检测方法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 本设置与应用。如 控制 面板中 的系统设计, 文件 及文件夹的基本操作、附 件常见工具的使用及浏览 器设置与使用等

3. Word文档中图文混排、 制作宣传海报

4. Excel电于表格中公式和 函数运用

5.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的 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并 绘制数据图表

6.PowerPoint软件 中多媒

体演示文稿的运用

7.internet基本常识

8.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源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与微机实训室。

2.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 中需要与本专业相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 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教 学案例的难易程度不同, 教学过程中釆用演示法、 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 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 学方法。

3.师资要求:担任本课程 的教师需要有扎实的计算 机基础知识和信息化素 养, 具有熟练的办公软件 应用技巧。

4. 考核要求:考试。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30%+终结 性考核70%。

9

创业 基础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使学生具有强 烈的创业意识。

知识目标:

1. 理解新创业的定义与功能,创业 的要素与类型,创业过程与阶段划 分。

2.了解创业广义和狭义的创业概念。

能力目标:

1. 能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2.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

1. 当代高校大学生创业现

2. 创业、创新与创业管理 3. 创新与创业者的源头

4. 创业团队管理

5. 创业项目书

6. 创业融资、创业风险与 危机管理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

2.教学方法:釆用专题式 讲座,运用创业案例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过撰写策划书, 提升创业 能力,学习创业过程。

3.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 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务能力精湛。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 性考核60%。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 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知识目标:

1. 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 发展的趋势。

主要内容:

1. 职业介绍

2. 帮助选择与规划个人 职业

3.指导就业准备,克服心 理障碍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 媒体教学, 利用视听媒 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 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

11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0

大学 生就 业和 创业 指导

2. 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和 个人素质的要求。

能力目标:

能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能进行各种求职、创业。

4. 介绍求职与应聘的方法 5. 介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6. 分析就业、创业形势 7. 创业案例解析

晰可见。

2. 教学方法:授课以课堂 教学和网课形式, 采取教 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 分析、情景模拟训练、社 会调查等方式。

3. 师资要求:任课教师应 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 础。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 性考核60%。

11

素质目标:

1. 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具备敢于拼搏的精神。

3.具备终身体育的意识。

知识目标:

1. 了解篮球项目理论知识。

2.掌握篮球运球、投篮、传球等基 本技术动作。

3. 熟悉田径项目中中长跑的技术要 领及锻炼方法。

4. 掌握制定锻炼计划的方法。

5. 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性损伤的 处理方法。

6. 熟悉田径项目中中长跑的技术要领 及锻炼方法。

7. 了解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 的运动特点。

能力目标:

1. 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简单可行 的自我锻炼计划。

2. 能够组织篮球比赛。

能够欣赏、解读篮球、田径比赛。

主要内容:

1. 田径

2. 排球

3. 武术

4. 足球

5. 羽毛球

6. 乒乓球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田径场、篮 球场,球若干;多媒体教 室。

2.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教 学法、指导纠错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 习法等。

3. 师资要求: 具有本科以 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 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功和专 业水平,同时应具备较丰 富的教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40%+终结 性考核60%。

12

大学 数学

素质目标:

1. 立德树人。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严谨细致的职业意识 和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

2.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

1.在高中或中职教育基础上,进一步 学好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 学知识。

主要内容:

1. 函数定义域值域图像及 性质,建模思想

2. 极限的运算,两个重要极 限公式的应用

3.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

4.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及 左右导数概念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设 备、智能手机等。

2. 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法,案例教学 法、讲授法、小组合作讨 论法、比较法、数形结合

12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2.掌握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数学基 础知识。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 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可导与连续, 可微与可 导的关系

6. 微分的近似计算与极值 的求解

7. 洛必达法则

8. 曲线的拐点及函数曲线 的画作

9. 不定积分与求导数的关

10. 不定积分的几种常用 积分法

11. 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

观察法、练习法、自主学 习法。

3.师资要求:数学教育专 业或应用数学专业教师。 4.考核要求:考试。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30%+终结 性考核70%。

13

大学 生安 全教

素质目标:

1.通过理论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 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 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 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 积极地努力。

知识目标:

1. 了解大学生安全的基本知识。

2. 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校纪校规,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 环境。

3. 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 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1. 能在安全教育演示、演练中,掌握 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 索与安全管理技能。

2. 掌握 以安全为前提 的自我保护技 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

主要内容:

1. 消防安全

2. 交通安全

3. 食品安全

4. 公共安全

5. 网络安全

6. 心理安全

7. 安全救护常识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学, 教学软件,职教云平 台。

2.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混 合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 法、讲授法、提问法等。 3.师资要求:安全教育专 业或多年从事安全工作, 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过程性考核50%+终结 性考核50%。

2、公共基础限选课程

表5公共基础限选课程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应用

文写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严谨、朴实的作风。 2. 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 业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1. 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主要内容:

1. 行政公文写作

2. 事务文书写作

3. 社交礼仪类文书写作 4. 经济类文书写作

5. 科技类文书写作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授课使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视听 媒体, 将抽象 的教学内 容, 采用图文并茂 的方 式形象的演示出来, 学示范清晰可见。

13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2. 掌握各类文书写作的基本格式。 3. 领会常用文书的基本特点、写作 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4. 熟悉事务文书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1. 能分析情景和案例, 根据情景和 案例,正确选用文种。

2. 能根据文种撰写格式规范、内容 正确的文书。

3. 具有一定的调查与分析问题的能 力,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查,并 撰写出市场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4. 养成简洁、准确、明晰、严谨、 朴实的文风。

2.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 讲授教学法、翻转教学 法、任务驱动法、案例 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 法等教学方法。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较 为深厚的文字写作能 力, 同时应具备较丰富 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2

大学

语文

素质目标:

1. 具有一 的文学 审美和人文素 养。

2.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知识目标:

1.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 文学相关知识。

2. 掌握必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 识。

能力目标:

1. 具备一定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 力。

2.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和沟通能力。

主要内容:

1. 儒家经典

2. 诸子百家

3. 古代文学

4. 现代文学

5. 当代文学

6. 语文应用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授课使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视听 媒体, 将抽象的教学内 容,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 式形象的演示出来, 学示范清晰可见。

2. 学方 法: 用视 频、 音频、 动画、 课、学习APP等多种信息 化教学资源和手段, “文学概述+文学 品读+ 文化探究 ”的教学模式 中, 采用课堂讲授、实 践教学、自主学习等。

3. 师资要求: 中文专业 教师, 同时应具备较丰 富的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试。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30%+ 终结性考核70%。

3

大学

英语

素质目标:

1. 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 确的学习目标, 使英语学习为学生 的全面发展服务。

2. 提升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 言运用素质。

3. 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 化差异, 培养中国情怀,坚定文化 自信。

知识目标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学生掌

主要内容:

1. 际, 比如:介绍他人、 问路、娱乐活动、疾病 与问诊等; 中西方国家 的文化差异

2. 英语个人信息表的填

3. 重要密事与体育名人 的英语介绍

4.英文广吿的制作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授课使用 多媒体教学或英语文化 体验室, 教师尽量用英 语组织教学, 形成良好 的听、说、读、 写、译 环境。

2. 教学方法: 釆用视听 法、讲授法、情景交际 法、任务教学法、 行动 导向教学法等进行教

14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握单词的读音、用法及拼写),使 之达到《基本要求》中规定的 3500 个单词,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

3.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能够分析复杂句子结构。

4.学习掌握应用文的写作;学习掌 握阅读技巧与方法。

学习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1.具备一定的日常交际和业务交际 能力。

2.能够进行日常短文和应用文的阅 读、翻译和写作。

3.能综合运用英语听、说、读、

写、译五项技能,满足未来岗位需 求。

5. 商务约谈邮件的写作 6. 非正式信件的写作

7. 英文通告的写作

8. 动词、形容词、代词、 介词等的使用

学。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教师有本科以上学 历或讲师以上职。

4.考核要求:考试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30%+ 终结性考核70%。

3、公共基础任选课程

表6公共基础任选课程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普通

素质目标:

1. 树立使用标准语言的信念,勇于 表达,善于表达。

2. 了解 语表达 审美性 和社会 践性 ,使学习与训练成为内心的需 求和自觉的行为。

知识目标:

1.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

2. 掌握声母、韵母、声调、音变、 朗读技巧、说话技巧。

3. 掌握读单音节、多音节词语、短 文朗读、话题说话的方法。

能力目标:

1. 进行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 辨正练习。

2. ,熟悉应试技巧 ,针对声母 、韵 、声调和音变的读音错误和缺陷 进行训练。

3. 了解朗读和说话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内容:

1. 普通话基础知识

2. 普通话声母、韵母及 声调训练

3. 单音节、多音节字词 训练

4. 短文朗读、命题说话 训练

5. 模拟测试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 普通话测试实训 室。

2.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 讲授、训练、 示范、模 拟训练的形式 ,精讲多 练, 理论讲授 1/5,活动实践占4/5

3. 师资要求: 教师应有 高校教师资格证以及省 级普通话测试师相关证 书。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15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正确发音,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 语言交际,朗读或演讲。

2

演讲

与口

素质目标:

1. 具备自我形象设计与塑造意识。 2. 具备良好的思辨素质与习惯, 好的言语交际意识。

3. 具备乐观积极自信的自我认知习 惯,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事习惯。

4. 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团队 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1. 了解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基本 原则、习得方法。

2. 理解必备的心理、思维素质,应 变能力及倾听素养。

3. 掌握有声 、态势语言技巧 ,掌握 即兴、命题演讲及职场沟通口才的基 本技巧与方法。

能力目标:

1. 能准确贴切、清晰流畅、自信地 交流表达;善于倾听他人。

2. 能正确应用各类演讲 的基本技巧 与方法 ,突破敢说 ,步入会说 、巧 说,做到言之有物、有序、有理、有 情,追求有文、有趣。

3. 能在实践中运用正确的交际沟通 策略,具备较强的社交场合及职场

言语沟通能力。

主要内容:

1.表达基本技巧

2. 演讲口才技巧

3. 职场沟通口才技巧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多媒体教 学。

2. 教学方法:讲授法、 案例 教学、项目任务驱 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3. 师资要求:汉语言、 文学类专业背景 ,本科 以上学历。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3

国家

安全

概论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宏观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 家安全意识和忧思危机意识;

知识目标:

了解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认识传统 与非传统安全,熟悉国家安全战略及 应变机制。

能力目标:

养成主动关注国内外时事的习惯, 备正确分析国家安全形势的能力 。

主要内容:

1. 国家安全基本概念; 2. 国家安全主流理论;

3. 传统与非传统国家安全 观;

4. 恐怖主义、民族问题、 海洋问题与国家安全;

5. 国家安全环境及安全战 略。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使用多媒 体教学。

2. 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分析法;

3. 师资要求:任课教师 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 践基础。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体 系, 过程性考核50%+终 结性考核50%。

素质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养成良 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3.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 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主要内容: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 历史地位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 发展进程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使用线上 资源进行教学。

2. 教学方法:授课以线 上专题讲座为主。

3. 师资要求:任课教师

16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4

中华

传统

文化

讲座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 主体品格。

2.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哲学、伦 理、宗教、教育、生活发展的影 响。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关 键人物、流派及其贡献。

能力目标:

1.具有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运用于 实际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的 能力。

2.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掌握学 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的能

力。

3.具有能正确叙述揭示中华传统文 化独具特征性的基本命题、概念的

能力。

特点

4.中国共产党人论中国 传统文化

5.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

6. 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意义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

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 践基础。

4.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5

中国

共产

党史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人文素质。

2.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质和心理素 质。

知识目标:

1. 国共产党党史有初步 解。

2.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一些重 要事件。

能力目标:

1. 具有良好的终生学习能力。

2. 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3. 具有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工作 能力。

4. 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人我关系协 调能力。

主要内容: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

3.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与治理、整顿,深化改 革等内容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多媒体设 备、 智慧职教课程平 台。

2. 教学方法:讲授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 方法。

3. 师资要求:任课老师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 丰富的教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查。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6

中国

近现

代史

纲要

素质目标:

1. 通过学 习历史 、借鉴历史 ,思考 和探求中华民族赖以走向近现代化的 历史文化的内涵,培植既不骄傲自大 又不妄 自菲薄 ,既 自信又虚心 的新 民族文化心理特质。

2. 正确认识世界和 国发展大 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 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

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主要内容:

1.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 3. 辛亥革命与君主 专制制度的终结

4. 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5.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 为新中国而奋斗

8.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 中国的确立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智慧职教 课程平台。

2. 教学方法:网络学习 课程, 学生通过线上自 学完成课程学习。

3. 师资要求:任课老师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 丰富的教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查。

17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外国资本—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 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

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

难。

2. 了解近代 以来 国所面临 的争取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 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

3. 了解近代 以来 的先进分子和 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 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 训。

4. 了解 国人 民走上 以共产党为领 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性。

能力目标: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

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 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

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

非的能力。

9.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中曲折发展

10. 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创与持续发展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

考核采用多元评估 体系, 过程性考核50%+ 终结性考核50%。

4、专业基础课程

表7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机械 制图

素质目标:

1. 具有机械制图的基本素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能力。

知识目标:

1. 掌握制图基本原理和机械图样的 表达及识读方法。

2. 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结构件的表 达能力和识读能力。

能力目标:

1. 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 能力。

2. 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

主要内容:

1. 绘图基础与实践

2. 基本形体的表达、组 合体的表达、机件的表 达方法

3. 典型零件及部件视图 的识读与绘制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教材、图 纸、课件、电脑、多媒 体投影仪、制图教室、 制图工具等。

2.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 教学法, 讲授分析法, 演示教学法, 分组实训 法等多种方法。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扎 实的绘图理论基础和丰 富的绘图实践经验。

4. 考核要求:考试。 期评成绩= 平时成绩 30%+期末成绩70%

18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2

UG 设计

素质目标:

1. 具备UG 设计的基本素养。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能力。

知识目标:

1. 了解UG 软件设计的各类命令操 作。

2. 掌握常见规则体和非规则体的三 维建模方法;

3. 掌握三维图转化为二维工程图的 方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熟练三维建模的能力。

2. 具备初步产品开发设计能力。

3. 具备完成技能抽考模块的能力。 4. 具备三维与二维互转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拉伸体的绘制

2. 旋转体的绘制

3. 扫描体的绘制

4. 组合体的绘制

5. 工程图的输出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 UG 件。

2.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 讲授法、项目式驱动法 等教学方法。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熟 练的UG软件操作经验及 普通模具结构设计能 力。

4.考核要求:考试。 期评成绩= 平时成绩 30%+期末成绩70%

3

金属 材料 与热 处理

素质目标:

1. 具有金属材料处理的基本素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能力。

知识目标:

1. 能解释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 用。

2. 能阐明金属材料的性能。

3. 能说出材料的结构与结晶过程。 4. 能解释材料的变形过程。

5. 能看懂铁碳合金相图,并明确铁碳 合金的分类。

6. 能阐述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7. 能说出常用金属材料牌号、分类 及应用。

8. 能阐明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方 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自主学习、更新金属材料知 识的能力。

2. 具备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 信息的能力。

3. 具备分析国内外金属材料发展趋 势的能力。

4. 具备金属材料知识推广与普及能 力。

主要内容:

1. 金属材料的发展

2. 金属材料的性能

3. 结构与结晶

4. 铁碳合金及相图

5.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6. 常用金属材牌号、分

类及应用

7.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拉伸实验室、热处 理设备 硬度检测仪 器。

识和技能;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 学法, 讲授分析法, 示教学法, 分组实训法 等多种方法。

3. 师资要求; 授课教师 应具有良好综合素质, 具备金属材料及其热处 理知识、热处理工艺制 订及贯彻知识、生产管 理与质量管理基本 识,具备较强的热处理 操作能力和热处理工艺 编制及实施能力。

4. 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素质目标:

1.具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素 养。

19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4

公差

配合

与技

术测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能力。

知识目标:

1. 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有关 基本概念、术语及定义。

2. 基本掌握尺寸公差与配合相关标 准的主要内容、特点及 应用方 法。 3.基本掌握形状与位置公差各 特征项目的内容、标注、测量及选 择方法。

4.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含义、选用及 测量方法。

5. 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及 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正确查阅有关公差标准表的 能力。

2. 具备正确识读、理解工程图样上 标注 的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含 义的能力。

3. 具备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 初步选用并合理标注公差与配合的 能力。

4. 具备正确选择和使用生产现场的 常用量具和仪器,对一般的几何量进 行综合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极限与配合基础

2. 几何公差的设计

3. 表面粗糙度要求及选

4. 尺寸误差的检测

5. 几何误差的检测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测量实训室、测量 设备。

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 教学法, 讲授分析法, 演示教学法, 分组实训 法等多种方法。

3. 师资要求: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扎 实理论基础和测量技术 实践经验。

4. 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5

工程 材料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能力。

知识目标:

1.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方面 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2. 了解毛坯生产中的铸造、锻造、 焊接等工艺过程。

3. 掌握选择常用工程材料及材料成 型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 具备材料判断与选择、工艺分析 的初步能力。

2. 具备运用理论工具进行比较、判 断与归纳的思维和解释与解决具体的 工艺问题与现象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金属材料的性能

2.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结

3. 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 4. 钢的热处理基本知识

5. 常用金属材料

6. 非金属材料

7. 铸造成形

8. 锻造成形

9. 焊接成形

10. 机械加工成形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拉伸实验室、热处 理设备 硬度检测仪 器。

2.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 学、 讨论式教学、开放 式教学、现场式教学。

3. 师资要求; 授课 教师应具有良好综合素 质, 熟悉常用材料及 其成型工艺基本知识。 4.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6

机械 设计 基础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主要内容:

1.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20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2.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养。

3.具有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 效益意识规矩意识。

知识目标:

掌握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 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 力目标:

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 能力, 进行工程分析和计算的能 力。

及自由度

2.平面连杆机构

3. 凸轮机构

4. 其它常用机构

5. 带传动和链传动

6. 齿轮传动

7. 蜗杆传动

8. 轮系

9.

轴与轴承

静力学基础

12.平面力系的合成与 平衡

13.空间力系的合成与 平衡

14.轴向拉伸与压缩

15.剪切与挤压

16.圆轴扭转

17.平面弯曲内力

18.弯曲强度与刚度 19. 组合变形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机械设计 制造实训设备, 多媒体 设备,仪器仪表。

2.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 教学法, 讲授分析法, 演示教学法, 分组实训 法等多种方法。

3. 师资要求:任课老师 具有扎实的机械设计理 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 验。

4. 考核要求:考试。 期评成绩= 平时成绩 30%+期末成绩70%

5、专业核心课程

表 8 专业核心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冲压

工艺

及模

具设

素质目标:

1.具有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素 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能力。

知识目标:

1. 掌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基础知 识。

2. 掌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中的各 类计算。

3. 掌握冷冲模具设计过程。

能力目标:

1. 具备简单冷冲压模具设计和装配 调试能力。

2. 具备进行冲裁模的分析与工艺计 算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冲裁模的设计基础和

冲裁件的工艺性

2. 冲裁过程的分析和冲

裁件的工艺计算

3. 冲裁模设计中的有关 计算(包括成型零件刃

口尺寸计算)

4.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和 冲裁模的基本形式与构

5. 冷冲压模具设计过程 6. 常用标准零件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冲压 成型模具模型、典型模 具结构模型、课程设计 资料。

2. 教学方法: 采用项 目教学法, 讲授分析 法,演示教学法,分组 实训法等多种方法。

3.师资要求:具备冲压 模具设计的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素质目标:

教学要求:

21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2

塑料

成型

工艺

及模

具设

1. 具有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素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养。

知识目标:

1. 掌握塑料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2. 掌握注射成型工艺。

3. 掌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能力目标:

1. 具备简单塑料模具设计和装配调 试能力。

2. 具备注射成型工艺设计的能力。 3. 具备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的 能力。

主要内容:

1. 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

2. 注射成型工艺

3. 注射模浇注系统注射

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4. 注射模的导向及脱模

机构设计

5.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设计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塑料 成型模具模型、典型模 具结构模型、课程设计 资料。

2. 教学方法: 采用项 目教学法, 讲授分析 法,演示教学法,分组 实训法等多种方法。

3.师资要求:具备冲压 模具设计的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3

模具 零件 数控 加工

素质目标:

1. 具有制定模具零件数控车铣加工 工艺的基本素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养。

知识目标:

1. 掌握数控机床的概念、组成、分 类。

2. 掌握数控机床工作特点等基础知 识。

3. 掌握数控车铣的基本工艺知识。 4. 掌握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 机床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指令。

能力目标:

1. 具备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 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2. 具有数控车机床程序编制、程序 调试的能力。

3. 具有工件装夹、刀具应用的基本 能力。

4. 具有操作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主要内容:

1. 数控车铣削加工认识

项目

2. 外圆柱/ 圆锥类零件

加工

3. 外圆弧面的加工

4. 螺纹加工

5. 孔车削加工

6. 数控车削综合加工实

7. 平面、 轮廓、 孔、

型、腔铣削加工

8. 数控铣削综合加工实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数控 仿真软件、数控实 室。

2. 教学方法 :采用项 教学法,讲授分析法, 演示教学法,分组实训 法等多种方法。

3. 师资要求: 具备扎实 的数控车、数控铣机床 床手工编程及自动编程 能力及丰富的加工实践 经验。

4. 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4

压铸

工艺

及模

具设

素质目标:

1. 具有制定压铸工艺的基本素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主要内容:

1. 压铸成形过程

2. 金属充填铸型的形态

3. 压铸的特点与应用范 围;压铸技术的发展

4. 压铸合金

5. 压铸件设计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压铸

22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3.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养。

知识目标:

1. 掌握常见的压铸成型工艺方法。 2. 掌握压铸模各类机构 的设计方 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应用压铸模具 的基本设计规 律,独立地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压 铸模具的能力。

2. 具备合理地选择压铸成 型设备 分析和解决生产中成品质量和模具 方面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6. 压力;速度;温度; 时 间; 压室充满度;压铸 用涂料; 压铸合金的熔

炼和压铸件的后处理;

7. 压铸机的分类:压铸机 的工作结构和原理

8. 压铸模分型面设计

9. 压铸模浇注系统及 排溢系统设计

10. 压铸模成形零件设计 11. 压铸模侧向抽芯机 构设计

12. 压铸模推出机构设计

13. 模体的基本类型结 构零部件的设计; 压铸 模的冷却;压铸模模体 的常用材料

14. 压铸模典型实例

模具模型、典型压铸模 具结构模型、课程设计 资料。

2. 教学方法 :采用项 教学法,讲授分析法, 演示教学法,分组实训 法等多种方法。

3. 师资要求: 具备压铸 模具设计的能力和扎实 的压铸成型工艺基本知 识。

4. 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5

模具 制造 工艺

素质目标:

1. 具有制定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素 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养。

知识目标:

1. 掌握编制工艺路线的方法。

2. 掌握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 塑料模、压铸的装配和调整知识.

能力目标:

1. 具备拟定模具制造工艺路线的能 .

2. 具备典型模具零件制造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模具零件图分析和毛 坯选择

2. 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3. 加工余量和工艺尺寸 的确定

4. 机床与工艺装备选择 5. 模具的一般机械加工 6. 模具的仿形加工

7. 数控机床加工

8. 电火花成形加工

9.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10. 电化学加工

11. 超声波加工与激光 加工

12. 冷冲凸模和凹模制 造工艺

13. 模具板类件的加工 14. 模具装配组织形式 及方法

15. 冲裁模装配和调整

16. 弯曲模装配和试模

17. 拉深模装配和试模

18. 塑料模制造技术要

19. 塑料模型腔加工和 抛光

20. 塑料模的装配和试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机械 加工实训室。

2. 教学方法 :采用项 教学法,讲授分析法, 演示教学法,分组实训 法等多种方法。

3. 师资要求: 具备模具 零件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的 能力。

4. 考核要求:考试。 = 30%+期末成绩70%

23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21. 压铸模的制造工艺 22. 简易模具制造工艺

9

Auto

CAD

应用

素质目标:

1. 具有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常用软 件的基本素养。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养。

知识目标:

1. 掌握 Auto CAD 的绘图、编辑命 令及辅助的绘图功能, 掌握图层的 设置方法掌握、文字标注和尺寸标 注的设置与使用、块、样板图及设 的使 , 图形 与输 出。

2. 掌握 Auto CAD 二维草绘的基本 方法。

3. 掌握 Auto CAD 三维建模的基本 方法, 能独立完成 中等 复杂零件 三维实体建模。

能力目标:

1. 具备能够熟练安装 Auto CAD 件。

2. 具备掌握 Auto CAD 的基本命令 及其操作技巧。

3.具备熟练绘制平面图形、中等复 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 力。

4.具备熟练进行二维草图的绘制、 约束、定位的能力。

5. 具备 能够熟练完成基本特征建 模。

主要内容:

1.Auto CAD 安装

2.Auto CAD 基本操作 3.Auto CAD 基本曲线 绘制

4. 零件图绘制

5. 装配图绘制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 CAD 软件。

2.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 讲授法、项目式驱动法 等教学方法。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熟 练的CAD 软件操作经验 及机械制图绘图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 期评成绩= 平时成绩 30%+期末成绩70%

7

UG

造加

素质目标:

1.具有 UG 制造加工的基本素养。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养。

知识目标:

1.加工基础知识。

2. UG 软件与数控机床的结合后置处 理内容。

能力目标:

1.具备 UG 软件进行型腔零件设计 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能力。

2.具备结合不同的数控机床进行后 置处理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数控加工基础

2. UG 数控加工流程

3. 平面铣削加工

4. 轮廓铣削加工

5. 孔加工

6. 后置处理

7. 综合加工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 室、计算机机房、 UG 件,数控加工实训室。

2.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 讲授法、项目式驱动法 等教学方法。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熟 练的UG软件操作经验及 普通模具结构设计能力 和熟练数控机床操作加 工的能力。

4.考核要求:考试。 期评成绩= 平时成绩 30%+期末成绩70%

24


6、专业拓展选修课程

表 9专业拓展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 了解现代模具企业生产管理制 度。

2. 了解现代模具企业生产管理方 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进行初步 的企业管理 力。

2.具备企业管理的相关能力。

主要内容:

1. .

2. .

3. . 使 用 历 史 记 录管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多媒体教 室。

2.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法。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大 专以上学历, 具备一定 企业管理教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 查。 = 平时成绩 50%+期末成绩50%

2

电火

花加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掌握电加工基本原理、熟悉电火花 机床机构以及电火花加工在模具生 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 具备编制零件电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电加工程序的能力。

2. 具备操作电火花机床完成中等复 杂程度的模具零件电加工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电火花机床操作面板 的认识与操作

2. 电火花机床操作面板 的认识与操作

3. 电火花加工条件的选用

4. 电火花机床加工零件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设 备、特种加工设备,特 种加工实训室。

2.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 法、任务驱动等方法。

3.师资要求:任课老师 具有特种电加工设备加 工实操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

操作考试成绩 50%+作 品 零 质 量 50%。

3

成型 机械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掌握冲压与塑料模具制造设备的 成型工艺知识。

能力目标:

1.具备合理地选择塑料、冲压成型 设备,分析和解决生产中成品质量

主要内容:

1. 生产基本工序和塑料成 型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 的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及

其发展概况

2. 曲柄压力机基本知识

3. 曲柄滑块机构

4. 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

机身

5. 操纵系统

6. 辅助装置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设 备、成型设备模型, 媒体演示动画。

2. 教学方法: 讲授、演 示教学、任务驱动等教 学方法。

3. 师资要求: 任课老师 应熟悉多种成型设备操 作及成型加工原理,

25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和模具方面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7. 压力机的选择使用

8. 挤出成型与挤出设备

9. 挤压系统与控制

10. 注塑成型基本知识

11. 注射装置

12. 合模装置

备一定生产实践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

形成性考核 50%+ 结性考核 50%

4

逆向 工程 及3D 打印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 掌握逆向工程的意义。

2. 掌握逆向工程的种类。

3. 掌握逆向工程的方法。

4. 掌握 3D 的专业知识及分 类。

5. 掌握至少一种 3D 打印机的使用 方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利用逆向扫描工具进行逆向 设计的能力。

2. 具备利用 3D 打印机对逆向设计 出的产品进行打印的操作能力。

主要内容:

1. 逆向工程认知

2. 曲线与曲面建模

3. 小平面建模

4. 重新造型

5. 直接创建实体特征重新

造型

6.3D 打印机的使用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3D打印设 备,计算机机房, 3D打 印实训室。

2.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 驱动等教学方法。

3. 师资要求: 任课老师 具三维造型能力和 3D打 印软件操作能力, 具备 定设备调试校准能 力。

4. 考核要求:考查。

操作考试成绩 50%+作 品 零 质 量 50%。

5

模具

质量

管理

与控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 了解影响模具加工质量的因素及 对策。

2. 了解模具工序的质量管理方法。 能力目标:

1. 能够深刻理解模具质量管理原 则。

2.具备管理模具工序的能力。 .

主要内容:

1. 影响模具加工质量的因

素及对策

2. 工序的质量管理

3. 模具质量管理原则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多媒体教 室。

2.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法。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大 专以上学历, 具备一定 模具质量管理教学经 验。

4. 考核要求: 考查。

期评成绩=平时成 50%+ 成 绩 50%

6

模具 智能 制造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了解现代模具智能制造的含义。

主要内容:

1.模具智能制造的含义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多媒体教 室。

2.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法。

26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2. 了解现代模具智能制造发展及前 景。

3. 了解现代模具智能制造需要的技 能。

能力目标:

1. 能够初步胜任的模具智能制造的 相关岗位。

2. 具备参与模具智能制造的管理的 能力。

2. 模具智能制造发展及前

3. 模具智能制造需要的技

3. 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 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大 专以上学历, 具备一定 智能制造教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查。

期评成绩= 平时成 50%+ 成 绩 50%

7

冷冲

模课

程设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 握 中 冲压件 的工艺分析、冲压工艺方案制定、 冷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零部 设 计 及 备 的参数选择的 方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 程 中 运用 Pro/E Auto CAD Office 等计算 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

2. 具有掌握冷 冲 模 设 计 说 明 书 编 写方法,具备一定的资料的检索 能力。

3. 具有积累冷冲模模具设计实战经验 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2. 模具间隙的确定方法

3. 方案 定方法

4. 冲压工艺计算方法

5. 冲压设备参数选择方法 6. 7. 国家标准以及标准件 的选用

8. 9. 件在冷冲模设计中的 应用

10.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及各零部件设计方法

11.工程图绘制方法

12.设计说明书编制方法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学生具备 计算机。

2. 教学方法: 通过任务 驱动法 ;综合运用冷冲 压模具这门课程所学的 各方面理论与实践知 识,全面测试学生本冷 冲压模具设计知识理论 与实践技能。

3. 师资要求: 任课教师 熟悉冷冲压模具设计流 程。

4. 考核要求:考查。

期评成绩= 平时成 50%+ 成 绩 50%

8

钳工 基础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 协调素质。

知识目标:

1. 了解钳工知识与设备。

2. 掌握平面划线原理与用方法和保 养。

3. 熟悉量具划线原理与用方法和保 养。

4. 懂得锯、 锉、錾、刮、研工具用 方法及注意事项 具体操作流 程。

5. 掌握攻螺纹、套螺比纹方法及步 骤。

能力目标:

1. 具备锯、锉、錾、刮、研、攻螺 纹、套螺纹等加工的能力。

2. 能够正确使用钳工工具、量具。

主要内容:

1. 划线、錾削、锯削、

钻孔、扩孔

铰孔 、攻 丝 、

套丝、

、矫 弯形、 基本测量技能、公差与

配合等

2. 使学生较全面掌握中 级钳工应知理论和应会

技能及相关的工艺知

识、操作技能。具备一

般机械零件、工具的加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教学需要 完整的实训设备及操 包括钳工工作台、 锉刀 平台 高度游 标卡尺等)。

2. 、演示法 、项 目驱 动法等。

课堂教学与实践:

3. 师资要求:教师应具 备熟练的钳工操作及 教学经验, 能对学生 操作规范进行演示及 加工工艺步骤进行指 导。

4. 考核要求 :考查。 = 平时成绩

27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工工艺知识并能独立完

成加工的能力

50%+期末成绩50%

7、集中实践课程/环节

表10 集中实践课程/环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钳工

实训

素质目标:

1. 具有勤于思考、安 全操作、吃苦耐劳、 爱岗敬业的工作作 风。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

3.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 作精神。

知识目标:

掌握钳工技术的加工 工艺的基本特点及范 围; 钳工技术( 线 、锯削 錾削 锉削、 钻孔、 攻螺 纹、套螺纹) 等相关 理论知识; 掌握零件 尺寸与精度的测量方 法。

能力目标:

具备钳工技术 (划 线、 锯削 錾削 锉削、 钻孔、 攻螺 纹、 套螺 ) 等操 作技能。

主要内容:

1. 职业岗位素养与安 全文明生产教育;

2. 常用量具的认识及 使用;

3. 钳 工基 理论 识;

4. 钳 工技 综合 用。

教学要求:

1.条件要求:授课充分利用 实习报告册、多媒体网络教 学平台等线上线下资源。

2.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 化教学模式, 以教学项目为 载体,根据真实工作任务的生 产流程,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 过程。

3. 师资要求:本课程的主讲 教师需具备讲师以上职称及 相关专业高级工以上技能等 级, 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功 和专业水平, 同时应具备较 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 验。

4. 考核要求:考查。采取过 程性考核 40%(出勤、上课 表现、课后表现) + 终结性 考核60%。

2

机加

工实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 养。

2. 具有操作规范、吃 苦耐劳、爱岗敬业的 工作作风。

3.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 作精神。

知识目标:

主要内容:

1. 职业岗位素养与安 全文明生产教育;

2. 机 械加 工 安全 知 识、 工量刃具的使 用、

加工工艺及普通机床 (车、铣、磨床)操 作知识。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授课充分利用 教材、课件、实训报告册、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线上 线下资源。

2. 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 化教学模式, 以教学项目为 载体,根据真实工作任务的生 产流程,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

28


1. 掌握零件尺寸与精 度的测量方法。

2. 掌握普通机床 的组 成及其工作原理及各 种机床加工工艺的基 本特点。

能力目标:

具备普通机床(车、 铣、磨床)的基本操 作、 日常养护的能 力。

3.设备养护。

过程; 采用启发式、讨论 式、参与式、探究式等多种 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化 教学设备和资源,提高教学 效果。

3.师资要求:本课程的主讲 教师需具备讲师以上职称及 相关专业高级工以上技能等 级,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功 和专业水平,同时应具备较 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

验。

4.考核要求:考查。采取过 程性考核 40%(出勤、上课 表现、课后表现) + 终结性 考核60%。

3

数控

操作

实训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工作态 度和严谨的工作作 风; 良好的工作责任 心和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一定的团 队合 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 力。

3.具有责任、安全、 质量、环保、效率意 识。

知识目标:

1.掌握数控车、数控 铣加工的基本工艺知 识。

2.掌握数控车、数控 铣类零件程序的编制

方法。

3.掌握使用加工仿真 软件完成数控加工程 序的安全检查和校验 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具备数控加工工艺 文件的编制能力。

2.具备数控车床、数 控铣床的加工程序编 制能力。

3.具备运用计算机辅 助编程的能力。

4.具备中等复杂零件 的数控加工能力。

主要内容:

1.数控车削部分

(1) 数控车削中等复杂 零件的加工;

(2) 数控车综合类零件 加工;

(3) 数控车铣复合类零 件的加工;

2. 数控铣削部分

(1) 数控铣削中等复杂 零件的加工;

(2) 数控铣综合类零件 加工;

(3) 数控铣削自动编程 及应用。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媒 体教学,充分利用超星、智 慧职教等平台课程资源,实 践操作在校内实训车间完 成。

2. 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 化教学模式, 以教学项目为 载体, 根据真实工作任务的 生产流程, 设计教学情境和 教学过程;采用教师操作演 示, 学生练习和教师现场指 导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 果;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编程 能力和数控机床操作能力, 注意学生责任、安全、质 量、环保、效率意识的养成 教育; 重视课程的思政教 育,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 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 师资要求:本课程的主讲 教师需具备讲师以上职称及 数控车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 或1+X( 数控车铣加工) 级培训师资格,具备一定的 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水平, 时应具备较丰富的理论与实 践教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查。采取过 程性考核 40%(出勤、上课 表现、课后表现) +终结性 考核 60%。

29


4

线切

割实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组织协调素 质。

知识目标:

掌握线切割加工基本 原理、熟悉线切割机 床机构以及线切割加 工在模具生产中的应 用。

能力目标:

1. 具备编制零件电加 工工艺规程, 零件电 加工程序的能力。

2. 具备操作线切割机 床完成中等复杂程度 的模具零件电加工的 能力。

主要内容:

1. 线切割机床操作面 板的认识与操作

2. 线切割机床操作 面板的认识与操作

3. 线切割加工条件的

选用

4. 线切割机床加工零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设备、 特种加工设备,特种加工实 训室。

2.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 任务驱动等方法。

3. 师资要求:任课老师具有 特种电加工设备加工实操教 学经验。

4. 考核要求:考查。

操 作 50%+ 作品零件质量成 50%

5

劳动

实践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组织协调 素质。

知识目标:

1.熟悉各岗位职责要 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2.掌握劳动工具的使 用方法及要求。

能力目标:

具备沟通协调、团队 合作等基本职业能 力; 具备观察、客观 评价他人劳动成果质 量的能力。

主要内容:

1.劳动纪律教育; 2.劳动安全教育; 3.劳模精神教育; 4.劳动岗位要求; 5.劳动技能训练; 6.劳动技能考核。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理论课授课使 用多媒体教学、讲座等形式 开展。实践课以校内劳动教 育实践和校外义务劳动为 主。

2. 教学方法: 劳育指导老 师进行劳动岗位分配,通过 网络平台资源、讲座等形式 开展劳动安全、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 部门 指导老师负责劳动技能操作 及岗位职责教育。通过理论 讲授+ 实操训练的方法, 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3. 师资要求:学生处劳育指 导教师,系部辅导员,班主 任。

4考核要求: 考查。 采取技 能考核占60%, 理论考核、 习态度各 占20%的权重比 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6

模具

拆装

实训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素质。

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组织协调 素质。

知识目标:

主要内容:

1. 塑料模具结构及工 作原理。

2. 冲压模具结构及工 作原理。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室、 模具模型,模具拆装实训室 室。

2.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 法、分组讨论法等方法。

30


1.掌握模具的结构及 工作原理基本知识。

2.掌握工量具的正确 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沟通协调、团 队合作等基本职业能 力。

2. 具备塑料模具及冲 压模具的装配技能。

3.师资要求:任课老师具有 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

操作考试成绩50%+作品零件 质量成绩50%

7

毕业

设计

素质目标:

1. 具有把理论知识 与工程实际问题有 机结合起来,培养学 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使学生对专业 知识有更深入的理 解。

2. 具有爱岗敬业与 团队合作的基本素 , 明确分工、密切 配合、独立、创新 解决实际问题的职 业素养。

知识目标:

1. 了解相关技术资 料。

2. 巩固和提高机械、 数控加工工艺的综 合应用知识。

3. 掌握数控编程的综 合应用知识。

4. 熟悉模具设计的过 程。

能力目标:

1. 具备根据问题查阅 相关技术资料的能 力。

2. 具备编制机械、数 控加工工艺文件的能 力。

3. 具备选用刀量、量 具的能力

主要内容:

1. 模具制造工艺过程 2. 典型零件的模具加 工工艺过程

3. 应用 的理论 知识分析生产工艺 技术问题

4. 数控车床、数控铣 、加工中心机床 的程序编制

5.CAD/UG/PROE 件,编制复杂零件 的数控程序

6. 检查、验证和修 改加工程序

7.查阅资料及手册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授课使用多媒 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2. 教学方法: 以实践教学为 主,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学 生自由组合自己思考为主, 开展分组讨论,教师辅以指 导的方式开展毕业设计。

3.师资要求:毕业设计指导 教师需具备讲师以上职称, 具备较丰富的综合理论与实 践教学经验。

4.考核要求:考查。采取过 程性考核 60%(出勤、完成 质量) + 终结性考核( 辩) 40%。

8

顶岗

实习

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职业素养 律意识。

2. 崇尚宪法、遵守法 律, 遵规守纪,

主要内容:

1. 企业认知

2. 岗位实践

3. 实习总结

教学要求:

1. 条件要求:根据专业属性 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顶岗 实习岗位,顶岗企业与学校 共同管理。

2. 教学方法: 以实践教学为

31


德 向 善 、 诚 信, 爱岗敬业, 行道德准则和行为 规范, 具有社会责 任感和社会参与意 识。

3. 尊重劳动、热爱劳 动, 具有较强的实 践能力。

4. 具有质量意识、环 保 意 识 、 全 意 、信息素养 匠 精 神。

知识目标:

1.掌握生产组织、生 产过程管理与质量 管理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具备生产与质量管理 能力。

主,根据岗位性质设定具体 实习任务,以能力为向导, 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加强 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评价; 在实习期间落实三全育人机 制,实行企业导师、专业教 师、班主任或辅导员共管模 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 升。

1. 师资要求:企业方由企 业选定合适的人事专干及岗 位指导教师。校方选定所属 班级班主任或辅导员、专业 课程教师。

4.考核要求:考查。 采取 目考核 30%+ 过程考核50%+ 综合考核 20%。

32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表 11)

表11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教学周/课时数

考核

方式

备注

总学时

理论学

实践

学时

1

2

3

4

5

6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公共 基础 课程

公共基础 必修课程

00900001

军事理论

必修

2

36

36

2

考查

训期间

占用课时

00900005

军事技能

必修

2

112

112

考查

军训周

00900003

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

必修

1

18

18

1

考查

含专题教育

02610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3

52

34

18

2

2

考试

02610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4

52

52

2

2

考试

02620001

(1-5)

形势与政策

必修

1

40

40

1*8

1*8

1*8

1*8

1*8

考查

02640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2

32

24

8

2*12

2*4

考查

02023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4

72

28

44

4*18

考试

01113002

创业基础

必修

2

36

32

4

2*18

考查

01113001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

必修

2

36

26

10

2*18

考查

02413001(1—

4)

大学体育

必修

6

108

16

92

2

2

2

2

考查

02413007

大学数学(理工类)

必修

2

40

28

12

2

考查

02415105

大学生安全教育

必修

1

10

10

2*5

考查

小计

32

644

344

300

33




公共基础 限选课程

02415012

应用文写作

限选

1

32

20

12

2

考查

02413009

大学语文

限选

2

36

30

6

2

考试

02530001

大学英语

限选

3

60

52

8

4

考试

小计

6

128

102

26

公共基础 任选课程 6门选3门 二、三、 四学期任 选1门,修 满3个学分

02300009

普通话

选修

2

32

16

16

2

2

2

考查

采用线上课 程教学。

02115016

国家安全概论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415013

演讲与口才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00011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00020

中国共产党史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02300021

中国近代史纲要

选修

2

32

16

16

考查

小计

6

96

48

48

合计

44

868

494

374

专业 课程

专业基础 课程

0223300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必修

3

56

40

16

4*14

考试

02233002

机械制图

必修

8

128

90

38

6*12

4*14

考试

02283010

UG 设计

必修

8

140

60

80

4*14

6*14

考试

02233007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必修

3

52

52

0

4*13

考试

02283022

工程材料

必修

2

26

16

10

2*13

考试

02233008

机械设计基础

必修

3

52

52

0

4*13

考试

小计

27

454

310

144

专业核心

02235007

Auto CAD应用

必修

5

56

26

30

4*14

考试

34


课程

02283005

模具零件数控加工

必修

8

140

80

60

4*14

6*14

考试

02283009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必修

3

52

22

30

4*13

考试

02283003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必修

5

84

56

28

6*14

考试

02283000

模具制造工艺

必修

3

52

24

28

4*13

考试

02283011

UG 造加工

必修

3

52

12

40

4*13

考试

02283006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必修

5

84

56

28

6*14

考试

小计

32

520

276

244

专业拓展

课程

(8选4)

02233006

现代模具企业生产管理

选修

2

32

32

0

4*8

考查

02200100

钳工基础

选修

02200045

逆向工程及3D 打印

选修

2

48

36

12

6*8

考查

02283029

模具质量管理与控制

选修

02283025

成型机械

选修

2

48

36

12

6*8

考查

02200042

电火花加工技术

选修

02283027

冷冲模课程设计

选修

2

48

18

30

6*8

考查

02283028

模具智能制造

选修

小计

8

176

122

54

集中

02200049

钳工实训

必修

6

120

10

110

2 W

2 W

2 W

考查



















35


实践 课程/ 环节

02200051

机加工实训

必修

2

40

10

30

2 W

考查

02200024

数控操作实训

必修

2

40

10

30

2 W

考查

02200053

线切割实训

必修

4

80

20

60

2 W

2 W

考查

02200052

模具拆装实训

必修

2

40

10

30

2 W

考查

02300002

劳动实践

必修

3

60

0

60

1 W

1 W

1 W

考查

02313023

毕业设计

必修

2

40

10

30

2 W

考查

02200047

顶岗实习

必修

24

480

0

480

4 W

20 W

考查

小计

45

900

70

830

156

2918

1272

1646

注: ①公共基础课程按并行方式排课。

②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特点, 应以并行方式排课为主。

③全院性公共任选课程排课时由教务处指定上课阶段。

④以实践周排课的课程用“周数W”表示,如“4W”表示该课程4周, 每周节数由各专业自定;其它串行和并行课程用“周课时*周数W”表

示,如“4*5W”为该课程周4课时, 排5周; 4表示4课时。

⑤除独立实训周外,周课时原则上每周不超过30学时,实训课程按1学分/1周计算

36


(二) 学时与学分分配

12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序号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课程门数

教学课时

总学时

总学分

占总学时比例

(%)

理论课

实践课

1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13

344

300

644

32

22.07%

选修课 (限选+ 选修)

6

150

74

224

12

7.68%

2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6

310

144

454

27

15.56%

3

专业核心课

必修课

7

276

244

520

32

17.82%

4

专业拓展课

选修课

4

122

54

176

8

6.03%

5

集中实践课 程/环节

必修课

8

70

830

900

45

30.84%

44

1272

1646

2918

156

公共基础课程

19

494

374

868

44

29.75%

实践课

1646

56.41%

选修课

10

272

128

400

20

13.71%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要求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规模, 在师 结构上应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 师进

行合理配备学生数。学生人数与专业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18 1

37


双师素质比例达到 70%以上,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具有合理

结构梯队, 具体见表 13

13 师资队伍结构

队伍结构

比例

%

职称结构

教授

6.25%

副教授

12.5%

讲师

56.25%

助教

25%

学历结构

博士

0%

硕士

43.75%

本科

50%

专科

6.25%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

18.75%

36-45岁

50%

46-60岁

31.25%

双师型教师

14

70%

生师比

181

38


2.专任教师要求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专业本科 及以 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具有 较强信 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有每 5 年累

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要求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 以上职称, 能够较好地把 内外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 了解 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 力强, 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 的专业影

响力。

4.兼职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 好的思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 的实 际工作经验 ,具有 中级及 以上相关专业职称 ,能承担专业课 程教

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39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

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 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

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 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

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

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实训室主要设备、装备以 45 人标准班配置,满足专业课程及实 训项目所规定人数、组数的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光线充足,配有消

防设施、清洁卫生工具,有实训室管理制度、主要设备操作规

程,有专门管理人员。实验实训设备如表14所示。

表14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仪器(工具)

台/套数

主要实训项目

1

数控车削

实训室(C 区)

CAK6140数控车床(华中)

9

1. 数控车编程、仿真加工及操作实训; 2. 数控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

电脑

20

2

数控铣削 实训室(C 区)

数控铣加工中心(华中)

4

1. 数控铣编程、仿真加工及操作实训; 2. 数控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

数控铣加工中心(法兰克)

1

电脑

5

3

数控车铣

加工

实训室(D

区)

CAK6140数控车床(广数)

16

1. 数控车编程、仿真加工及操作实训; 2. 数控铣编程、仿真加工及操作实训; 3. 数控车铣复合加工实训。

数控铣床(广数)

3

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法兰

克)

1

电脑

5

4

机加工

实训室

(C区)

C6132E普通车床

12

金工实训课程中普通车削、普通铣削加工 操作项目

X52普通铣床

2

摇臂钻床

2

5

机加工

普通车床

7

金工实训课程中普通车削、普通铣削加工

40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仪器(工具)

台/套数

主要实训项目

实训室

(C区)

普通铣床

4

操作项目

磨刀砂轮机

7

6

数控维修 实训室

数控维修平台

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维修 用)

2

7

CAD/CAM

实训室

电脑

50

1.CAD/CAM软件教学;

2. 数控加工仿真教学;

3. 数控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

AutoCad MasterCAM软件

50

宇龙仿真软件

50

电脑

10

8

钳工实训室

钳工桌及附件

60

钳工实训项目

台钻

4

9

3D打印

实训室

三维扫描仪

5

逆向工程与3D打印实践项目

3D打印机

5

电脑

5

10

智能制造 实训中心

Abb搬运工作站

2

1. 智能制造技术实践项目

2.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实践项目

库卡打磨工作站

1

嘉腾AGV小车

5

机器人拆装实验平台

2

11

线切割、电 火花实训室

线切割机床

4

特种加工实践项目

电火花

2

12

模具拆装实 训室

模具拆装工作台

8

模具拆装

拆装工具

8

模具实物及模型

40

3.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要求规范、稳定 ,诚信状况良好,管理水平先 进,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基地满足专业、岗位、技能的 知学习和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需求,能涵盖当前模具设计 制造的主流技术;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 导和管理。实习基地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 章制

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校外部分实训基地(公司) 基本情况如表15所示。

40


表1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部分校外实习基地

序号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用途

可容纳实习

1

东莞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

东莞中泰模具股份有限 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生产性实

订单班 30

2

浙江衢州建(金)沃精工 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衢州建(金)沃精 工机械有限公司

专业技能培训、顶岗实习

30

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专业技能 培训

30

4

惠州比亚迪

惠州比亚迪

专业技能培训、顶岗实

30

5

上海顺登模具

上海顺登模具股份有限 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专业技能

培训

30

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认识实习、生产性

实训

30

注:用途: 指专业认识实习、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

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 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原则上需选用 国家或省级规划 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行业 专家 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 过规范 程序择优选用教材。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开发新型活页式、 工作手册 式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源 。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和行业 ,对 接产业发 展,同一本教材连续使用时长不能超过三年。不得以 位培训教材

取代专业课程教材。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审核的版本,擅自更改

41


内容 的教材不得选用,未按照规定程序取得审核定意见 的教材不得 选用 。不得选用盗版 、盗 印教材 。选用境外材的,按照国家有关

政策执行。

表16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部分教材选用表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出版社

主编

备注

1

液压与气压传动

十三五规划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

周恩祥、黄毅、王建平

2020 8 月获

评湖南省职业教

育优秀教材

2

机械制图

十三五规划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

陶韵辉、彭南燕、向

言群

学校教师自编教

3

金属材料及热

处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出版社

李献坤

4

公差配合与技

术测量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徐茂功

5

UGNX10.0 中文实

例基础教程

十三五规划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

吴爽

6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

设计

浙江大学出版社

张海星

7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

具设计

十三五规划

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彦国

8

压铸工艺与模

具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成凯

9

UGNX10.0 数控编

程与加工教程

十三五规划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肖阳

10

数控车床编程

与加工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泉国、王小玲

11

机械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范思冲

42


12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可桢

13

AutoCAD2014

用教程

十三五规划

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

赵彩虹、刘洋

14

模具制造工艺学

十三五规划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振平

15

模具制造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光明

2. 图书文献配备要求

学校图书馆配备就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 图,数控机床、数控编程、智能制造技术、公差配合 、模具设计手 册、机械加工手册、数控技术手册等与专业课程对应的专业纸质图 书,还配有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创新系列教材等专 业课程对应的专业电子图书 。订阅了《 高等职业教育 》、《 装备制 造》、《智能制造》、《模具制造》等期刊。加工制造大类各项图达到

6000余册。

表17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部分参考图书文献配备表

序号

图书文献名称

具体要求

1

机械加工手册

馆藏图书不少于 5 本,学生凭借书证借阅

2

数控技术手册

馆藏图书不少于 5 本,学生凭借书证借阅

3

金属材料手册

馆藏图书不少于 5 本,学生凭借书证借阅

4

模具制造实用手册

馆藏图书不少于 5 本,学生凭借书证借阅

5

模具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馆藏图书不少于 5 本,学生凭借书证借阅

3. 数字资源配备

43


包括与本专业有关 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

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及中国知网、 维

普—— 中文科技期刊、百度文库、知网论文查重系统、万方知识

服务平 台、翼狐设计学习库、博文资源库等资源平台。见表 18。

表18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部分数字化资源选用表

序号

数字化资源名称

资源网址

1

机械工业出版社

http://www.cmpedu.com/index. htm

2

中国知网

https://www.cnki.net

3

劳动保障职业标准

http://www.mohrss.gov.cn/gkml/zcfg/ gfxwj/2019 01/t20190104_308183.html

4

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

www.icve.com.cn/portal/courseinfo ?courseid=fo dramknmi1ox3wqv5bp3w

5

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

https://www.icve.com.cn/portal/coursein fo?cou rseid=oyr2amin7j9bszpcskgg1w

6

数控铣床操作实训

https://www.icve.com.cn/portal/coursein fo?cou rseid=jkd3aakqijle0ojgo5wzeq

(四)教学方法

在此人才培养周期内,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

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

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 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 程导向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 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努力探索实

现远程协作、实时交互、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同时,以湖

44


南省高职技能抽查及毕业设计抽查等政策为基础,针对模具专业教 学、模具人才培养、模具产业发展,依托已有的平台、团队、基地 、企业等基础进行深入 的调查研究和教育教学创新,使模具专业的

人才培养,在满足基本技能抽查和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的基础上, 结

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行业的能力显著提升。

(五)学习评价

1.对学生学习、学业考核评价

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 、学生 、家长 、用人单位 、评 价内容综合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 、评价方法多 化(项 目完成 、操作 、社会实践、志愿者、理论考核)的评价

系。

(1) 过程性:从平时课堂检测、课后相关任务(作业、小论 述、团体活动讨论)、实验实训操作水平、实践技能、理论测试

过程加以考核。

(2) 综合性: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 结合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 、人文素质 、职业意识 、职业态

度)与专业评价综合考核。

(3) 行业评价: 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职业胜任、职

业发展、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六)质量管理

坚持对我院新生进行素质调查分析,并且加大毕业生质量跟

调查的力度,要求专业教师在下现场单位调研、联系工作、学习、

45


锻炼等过程 ,收集毕业生信 息并及 时反馈和分析情况 。系() 根据新生素质调查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情况,及时召开专业 带头人(负责人) 、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研讨会 ,研究解决的方 案,并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或做 出教学改的方

案。

系教学督导小组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经 常 进行督查,对好的做法给予充分地肯定,对于不足之处及时与老师 通、促其改进;还定期组织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针对反映的问 题及 时与相应部门和老师协商解决。系领导每周都随机听课,并及时 跟老

师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1. 教学文件与教学管理

(1) 制订教学计划

为了实现双证沟通 的培养目标, 结合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经 业建设指导委员论证,我们认真修订了教学计划,并根据职业 岗位

群的需求适时调整更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2) 保证教学质量

1理论教学过程、实习实验环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计

划执行。制定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评标准。

2教师备课认真仔细,准备充分。对理论教学,老师要认真 研究教材,选择合适的参考书,提前准备教具,仔细研究教法。 实验课的教学,老师提前布置预习内容,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 实验

仪器设备。

46


3定期组织教研室活动, 研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认真讨

论教改方案及措施。

4切实开展教师听课、评教等活动,互相交流教学教法,定

期检查教案、学生作业,起到督促与提高的作用。

5每学期集中组织教师听课、学生评教活动, 全面收集教学

反馈信息。

6学院设立教学督导室, 并制定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我系设

立有督查组,负责日常教学督查,强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2. 教学档案管理

按照课程教学工作计划表 ,教学进度表 ,认真组织教学方 案、填写教学日志。教研室定期进行教学总结,设置专人管理教 档案,确保了教学档案规范齐全。建立了对各门课程考核结果 进行 统计、分析、评价和教学质量分析制度,通过教学评价分 析,了 解教学情况与教学质量,总结经验、巩 固成果,并发现教 学中存在 的问题与不足,研究解决办法,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按照高

职模式不断发展和提高。

3. 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1) 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学院、各系部每天均有专人对教学 班级进行巡视督导, 从第一线抓起,层层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的严

实施。

(2) 强化专业(学科)带头人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发“传帮

” 的示范作用, 学院制定了《专业( 学科) 带头人评聘办

47


》,给各专业带头人每期都明确了相应的任务 ,如听课 、讲

座、课题等, 让专业(学科) 带头人做到名符其实。

(3) 修订学术成果奖励办法。计划修订《教师教研科研学术 成果奖励办法》,加大学术成果奖励力度,激励教师投身教研教

的热情。

(4) 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修订《教学系部教学工作考核 办法 、《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更好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

为,保证教学效果,确保了教学质量。

4. 改革与创新

(1) 以能力考核为主, 理论课程采用笔试、口试、面试、开 闭卷相结合 ,实践性教学项 目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

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2)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研教改水平鼓励教师撰写教 研教改论文 ,积极参与申报学院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科研课

题。

5. 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 认真开展教学管理的研究, 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管理运

行机制和考核制度。

(2)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 加大奖惩力度。

(3) 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考

核制度。

48


九、毕业要求

1. 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 品德和综合素质

测评合格。

2. 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全部合格,所修学分达到毕业规定的

156 学分。

3. 毕业设计、专业技能抽测、顶岗实习合格。

4. 符合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中的相关要求。

5.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及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及普通话、英语三级等证书,但不是取得毕业证 的必要条件。

50


十、附录

1.教学进程整体安排表

19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教学进程周次

实践教学周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军训

入学

教育

集中实践教学周

#

#

*

*

*

*

*

12

3

5

20

4

*

*

*

*

*

14

5

1

20

7

第 二

*

*

*

*

*

15

5

20

4

*

*

*

*

15

4

1

20

7

*

*

10

2

1

3

4

20

4

20

20

总计

66

3

21

3

3

24

120

说明(注: ○为教学准备周, #为军训, ↑为入学教育, ※为课堂教学周, ☉为考试周, ☆为劳动实践,

★为毕业设计,* 为集中实践教学周, ◇为顶岗实习, ⊕��������为毕业教育,)

51